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审计揭示的管理困境与改革方向
元描述: 本文深入分析了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覆盖面不足、收益上缴不及时、资金拨付慢等,并结合最新审计报告和国务院改革举措,探讨了完善制度、加强监管、优化支出结构等应对措施,为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提供参考。
吸引人的段落: 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作为国家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近年来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中却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引发广泛关注。审计报告揭示了部分国企未纳入预算范围、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少缴或未及时缴纳、资金拨付时间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政府财政收入,也制约了国有资本的有效配置和利用。本文将深入剖析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困境的根源,探究解决问题的关键路径,并结合国务院最新改革举措,为优化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提供参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覆盖面不足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作为国家财政四本账之一,其规模虽然不足万亿,但近年来随着地方土地出让收入持续下滑,地方财政收支压力增大,扩大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成为缓解收支矛盾的重要举措。然而,近期地方审计报告却揭示了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覆盖面不足,一些国企未被纳入预算范围,使得扩大收入面临挑战。
审计报告案例:
- 辽宁审计报告发现,1家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3家事业单位所属15户企业未纳入省属国有企业名录,导致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收缴不到位。
- 内蒙古审计报告指出,当地财政部门未全面掌握全区国有企业底数,有3家部门监管的企业应纳入而未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范围。
- 重庆审计报告称,部分区县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等3.92亿元未纳入年初预算编报。
这些案例表明,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覆盖面不足,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国企未被纳入预算范围,以及财政部门对国有企业底数掌握不全面。
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上缴不及时
即使纳入预算范围,一些国企也未能及时足额上缴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审计报告发现,部分国企存在少缴、未及时缴纳、未规范核算等问题,导致国有资本收益流失。
审计报告案例:
- 浙江审计报告指出,未规范核算7家省级一级国有企业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上交数,少计9.85亿元。
- 甘肃审计报告称,1家省属国有企业应缴未缴国有资本经营收益3.06亿元。
- 湖北审计报告表示,2家省属文化企业少缴国有资本收益414.69万元,个别省属企业国有资本经营收益4.53亿元上缴不及时。
- 山东审计报告称,2023年,纳入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范围的省属国有控股、参股企业中,有5家盈利但未宣告分红派息,个别企业连续多年实现盈利但未派息,造成国有资本无法及时获得收益。
这些案例反映出,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上缴机制存在缺陷,导致部分国企缺乏及时足额上缴的动力和压力。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拨付慢
除了收入方面的问题,地方审计报告还指出了资金拨付慢、支出管理不严、绩效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预算资金的有效利用和效益发挥。
审计报告案例:
- 北京审计报告称,2023年初,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67个项目35.18亿元,由于项目申报、评审及资金拨付环节周期长,49个项目17.92亿元集中在当年最后2个月才拨付到企业,占预算资金的50.94%。
- 山东审计报告称,当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报不合理,调整率高。国有企业改革成本支出项目2022年编报预算1.29亿元,在执行率仅为44.3%的情况下,2023年仍编报预算1.03亿元,当年支出2371.83万元,执行率为22.95%,调剂用于其他支出7115.12万元,调整率达69.08%。
- 安徽审计报告也指出,当地预算编制及支出控制不严。1个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在2020年至2022年预算执行率分别为0、50%、66.66%的情况下,2023年仍安排预算2亿元,当年预算执行率为0。
这些案例表明,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拨付机制存在问题,资金拨付时间滞后,预算编制和执行缺乏科学性,导致预算资金利用效率低下。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困境的根源
管理制度不完善: 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度存在漏洞,缺乏明确的规定和约束机制,导致部分国企存在隐瞒收入、突破预算约束的动机。
监管机制不健全: 管理部门对预算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导致预算执行缺乏约束力。
绩效管理不到位: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项目监管不到位,主管部门对预算支出的监督检查不到位,无法有效评估预算资金使用效益。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改革方向
完善制度: 明确规定违反规定编制、执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应承担的后果及具体的惩戒措施,建立公开透明的外部监督机制,以提高预算管理的规范性和约束力。
加强监管: 加强对国有企业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上缴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上缴机制,防止国有资本流失。
优化支出结构: 强化支出预算审核和管理,坚持政策导向,区分轻重缓急,提升资金安排使用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精准性,提高预算资金的利用效率。
国务院改革举措
今年初,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意见》,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进行完善,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主要措施包括:
- 有序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逐步实现国有企业应纳尽纳。
- 完善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独资公司上交收益比例分类分档规则,健全动态调整机制。
- 建立健全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分红机制,利润分配原则上不低于同类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独资公司收益上交水平。
- 强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管理,确保利润数据真实可靠,及时足额申报和上缴收益。
- 优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结构,加强支出管理,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这些改革举措将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促进国有资本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常见问题解答
1. 为什么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存在问题?
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存在问题,主要是因为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管机制不健全、绩效管理不到位等。
2. 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主要用于哪些方面?
国有资本经营收益除了部分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等外,主要用于国企,比如给予国企资本金注入、政策性补贴、解决国企历史遗留问题及相关改革成本支出等方面。
3. 如何解决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覆盖面不足的问题?
可以通过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逐步实现国有企业应纳尽纳,并完善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独资公司上交收益比例分类分档规则,健全动态调整机制。
4. 如何解决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上缴不及时的问题?
可以通过加强对国有企业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上缴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上缴机制,并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将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上缴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指标。
5. 如何提高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的利用效率?
可以通过优化支出结构,强化支出预算审核和管理,坚持政策导向,区分轻重缓急,提升资金安排使用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精准性。
6. 国务院改革举措对完善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有何意义?
国务院改革举措将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促进国有资本的有效配置和利用,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
结论
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需要通过完善制度、加强监管、优化支出结构等综合措施来解决。国务院的改革举措为解决这些问题指明了方向,并为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相信通过不断完善制度、加强监管、优化支出结构,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将更加规范、有效,为推动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