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医美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加强,体制更加健全,医美行业逐步告别野蛮生长的时代,迎来新的发展样貌。

  近两年,医美巨头们动作频频,不断扩展新的业务板块。其中,昊海生物、华东医药等多位医美行业的领军者纷纷下场押注光电医美设备厂商,光电医美板块迅速突出重围。

  2021年,于纳斯达克上市的“互联网医美第一股”,北京新氧科技有限公司(SY)以7.91亿元收购了武汉奇致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奇致激光”)84.49%的股份,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近期,奇致激光向北交所递交招股书,拟登陆二级市场公开发行,目前公司已进入问询状态。

  纵观新氧近几年的发展,情况并不乐观,甚至一度走到退市边缘,而此次奇致激光被推到台前,也引发了资本市场的种种猜测。

  而公司董事们并不相关的背景和研发费用大幅低于同行等问题,使得公司的真正实力究竟如何,让人有些捉摸不透。

  背靠新氧“难乘凉”

  简单来说,新氧类似于美容行业的“淘宝”,即通过搭建互联网平台以及吸引医美机构、医生、医院等用户入驻,撮合交易,赚取佣金和广告收入,再通过不断提高平台的活跃用户数,吸引更多的使用者,如此循环往复,构成相对稳定的商业闭环。

  不过,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各大平台近几年来发展迅猛,进一步抢夺流量及用户心智。

  其中,互联网大厂美团、阿里、大众点评等交易平台流量惊人,加之抖音、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进一步分流,获客成本日益增加,新氧的用户流量不断被残食,增长相对乏力。

  现实的发展压力也进一步体现在了公司的股价上。据悉,新氧的股价从巅峰时期的22.8美元一路下跌,之后长期在1美元左右波动,偶尔还会出现跌破1美元的情况。

  根据纳斯达克交易所退市规则,如果股价低于1美元的时间超过30个交易日,将向该公司提出退市警告,且若不能在90天内改善公司业绩使股价回升到1美元之上,将会被勒令退市。

  于是,危机四伏的新氧锚定上游供应链产品链条。2021年7月,新氧以7.91亿元收购了奇致激光84.49%的股份,从医美社交平台正式向产品端进军,大力推进光子战略,持续布局抗衰与面部年轻化市场。

  据招股书,奇致激光的主营业务为激光及其他光电类医疗设备的研发、生产、代理及销售,同时向客户提供备品备件销售及维保服务。

  就当前我国医美市场的发展现状来看,超一线城市和一线城市的渗透率已经相对较高,目前医美企业们想要进一步对下沉市场进行挖掘,光电医美类项目能够较好的满足这一需求。

  首先,根据《2022年光电医美行业消费趋势报告》中的数据,2022年,光电类医美项目平均客单价最低,甚至远低于整体医美项目平均客单价,属于医美市场的“亲民项目”。

  另外,光电医美项目体验门槛较低、风险较小,具备普惠性基因。作为非侵入式医美项目,用户对光电医美项目的接受阈值相对较低。这或许也是新氧选择布局光电类医美领域的原因。

  那么,对于徘徊在退市边缘的新氧来说,奇致激光是否能救其于水火?

  医美还是医疗?

  虽然已被新氧纳入其医美事业版图之中,但在招股书中,奇致激光似乎更倾向于把自己“包装”成一家医疗企业。

  招股书显示,公司目前的主要产品为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激光及其他光电类医疗设备,主要应用于皮肤科、泌尿外科及眼科等领域,具体包括用于白癜风、银屑病、白斑病等皮肤科疾病的治疗,前列腺增生等泌尿外科疾病治疗,以及干眼症等疾病的治疗。

  2020年-2022年及2023年第一季度(下称“报告期”),奇致激光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80亿元、2.40亿元、2.45亿元及0.63亿元,报告期前三年营收规模呈增长趋势。

  同期,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2883.40万元、3356.82万元、4022.36万元及1112.25万元,实现同步增长。

  不过,IPO日报发现,公司的收入并不全部来自于销售其自产自研的产品,而是有相当一部分收入来自于对于进口产品的代理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代理产品的收入分别为4473.85万元、6025.25万元、6783.04万元及1096.19万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4.96%、25.15%、27.78%及17.58%,报告期前三年,占比接近三成。

  而作为一家主营医疗器械的生产、研发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公司目前的七位董事(不包括三位独立董事)的过往背景中,却并没有看到任何一位具有制造业的专业技术背景,从业经历大多为销售或运营工作等。

  就过往的教育经历来看,目前公司的董事长为彭国红,其为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学历,专业为经济学,董事张力明为普通法专业,王诗宇、于涛为计算机相关专业,另外两位李霜和芮继龙为工商管理专业。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同行,公司的研发投入也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141.85万元、2002.06万元、1533.62万元及444.6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35%、8.33%、6.26%及7.11%。

  同期,同行业可比公司的研发费用率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3.13%、11.84、14.15%及14.97%,是公司的两倍之多。

  反观公司在招股书中对于其研发费用率不及同行的解释,则显得较为无力,反而有种拆自己台的感觉。

  在招股书中,公司称,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平均水平,主要系公司专职研发人员数量较少,且工资水平相较于奥华内镜、开立医疗等处在一线城市的公司的研发人员工资水平较低。

  此外,公司存在代理进口产品业务,相应产品收入占比在25%左右,代理产品所需研发投入较低,进一步导致公司研发费用率较低。

  研发人员较少、四成收入来自于代理进口产品,那么,这是不是相当于公司侧面承认了自己对于研发的重视程度并不高?

  而相比于研发投入,公司在销售费用方面的投入则显得相当大方。

  报告期内,公司的销售费用分别为4488.78万元、6352.52万元、5818.66万元及1688.8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4.98%、26.00%、23.74%及26.99%

  而对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公司来说,销售费用远远高于研发费用的投入,极可能被上市委重点关注公司的研发能力和重视程度。